Revised: 2022/3/18
對於拉伸硬化的材料 (M1 material),由 Fig. 4 可知,表觀入口黏度 ηENT (apparent entrance viscosity) 受到 L/D 值的影響。
若以 L/D = 0 對應的 ηENT 數據為例 (ηENT = P0/γ̇ app),透過 Cogswell、Binding、Gibson models 得到的拉伸黏度如 Fig. 6 所示。可以發現在低拉伸率下,Cogswell、Binding models 得到的拉伸黏度,明顯不符合牛頓流體 Trouton ratio 等於 3 的預期。
於是,Zatlukal et al. 提出等效入口長度修正的概念 (effective entry length correction),改善上述三種 models 對低拉伸率下拉伸黏度的預測。以各個 models 在牛頓區間對 Trouton ratio 之預測均要回歸到 3 的概念,Zatlukal et al. 得到個別 model 理論上應對應的 L/D ratio (整理於 Table 5)。
這些特定 (L/D)Tr 值所得到的拉伸黏度如 Fig. 8 所示。我們發現三種 models 在低拉伸率下,可以預測相同的拉伸黏度平台 (plateau),且 Trouton ratio 等於 3。因此,相較於 Fig. 6,三種 models 對拉伸黏度的預測可以得到改善。
比較理論 (modified White-Metzner A model) 與模擬計算的拉伸黏度,我們可以由 Fig. 8 的比較結果得知,(i) 對於拉伸硬化的材料 (extensional hardening material, M1),Cogswell model 高估在高拉伸率下的黏度,Binding model 高估低拉伸率下的黏度,而Gibson model 無法適當描述拉伸黏度的過衝 (overshoot);(ii) 對於拉伸軟化的材料 (extensional softening material, M3),三種模型得到類似的結果,它們的預測接近且斜率合理。
實驗室常用的商業化孔口模具為 L/D = 0.2 (orifice die),因此,下方的 Figs. S1、S2 分別針對上述拉伸硬化 (M1) 及拉伸軟化材料 (M3), 進行 L/D = 0.2 vs. (L/D)Tr 之比較,藉以了解等效入口長度修正之效應。由於 Binding model 的理論 (L/D)Tr 值 (= 0.1839) 相當接近實際模具的 L/D 值 (= 0.2),故毋需進行長度的修正,然而,對於 Cogswell、Gibson models,長度的修正有其必要性。
Figure S1 拉伸硬化材料 (M1) 之 L/D = 0.2 vs. (L/D)Tr。
Figure S2 拉伸軟化材料 (M3) 之 L/D = 0.2 vs. (L/D)T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