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回顧,當力 F 作用於一個物體並造成距離 dr 的移動,所作的功為 dW = (F∙dr),作功功率為 (F∙dr/dt) = F∙v,即力與速度的內積 (dot product)。我們現在應用此公式至於空間中點 P 的三個相互垂直平面,如 Fig. 9.8-1。
當這些純量分量乘上單位向量並相加,我們可以得到每單位面積的作功率向量 (rate of doing work vector per unit area),簡稱功通量 (work flux)
此外,通過具單位法向量 n 的單位表面面積之作功率為 (n∙(π∙v))。
只要將 x, y, z 置換成 r, θ, z 或者 r, θ, 𝜙,Equations 9.8-1 至 9.8-4 可分別改寫成圓柱座標或者球座標。
我們現在定義 (之後使用) 合併的能量通量向量 e (combined energy flux vector) 如下
這個 e 向量是以下的總和,(a) 對流能量通量 (convective energy flux);(b) 透過分子機制之作功率 (每單位面積);(c) 透過分子機制輸送熱之功率 (每單位面積)。所有在 Eq. 9.8-5 的項具有相同的符號規則,因此 ex 是在正 x 方向每單位面積每單位時間的能量輸送 (energy transport in the positive x direction per unit area per unit time)。
總分子應力張量 π (total molecular stress tensor) 可拆成兩個部分: π = pδ + τ,因此,π∙v = pv + τ∙v。然後 pv 這個項可以和內能項 ρU^v 結合得到焓 (enthalpy) ρU^v + pv = ρ(U^ + (p/ρ))v = ρ(U^ + pV^)v = ρH^v,故
我們將這個型式的 e 向量。對方向 n 的表面元素 dS,n∙e 這個量是對流能量通量 (convective energy flux)、熱通量 (heat flux)、通過表面元素 dS 自負的那一側往正的那一側的功通量 (work flux)。在 Table 9.8-1 我們整理黏本節介紹之黏滯能量通量向量的符號,它們均具有相同的符號規定。
為了估量 Eq. 9.8-6 的焓,我們利用標準平衡熱力學公式
當上式自參考狀態 po、To 積分至狀態 p、T,我們可以得到
其中,是在參考狀態每單位質量的焓 H^o。對於理想氣體,p 的積分 (integral over p) 是零;對於固定密度的流體,是 (1/ρ)(p - po)。如果在相關的溫度區間熱容量可視為常數,T 的積分是 ?Cp^(T - To)。我們假設 Eq. 9.8-7 在非平衡系統是有效的,而 p 和 T 是局部的壓力和溫度值 (local values)。
Reference: RB Bird, WE Stewart, EN Lightfoot, Transport Phenomena, 2nd ed (Wiley 20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