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Message

「流行起於高分子,變化盡藏微宇宙」! 歡迎光臨「流變學好簡單 | The RheoMaster」部落格,成立於 2019/2/22,已於 2024 年初屆滿 5 年!旨在提供簡單的中文流變學知識,包括高分子流變學、輸送現象、高分子加工、流變量測等。您可至右方進行關鍵字搜尋,若有任何建議,請至文章留言或來信 yuhowen@gmail.com。 Welcome to "The RheoMaster" Blog. This website was established in Feb 2019, and has celebrated its 5th anniversary in eary 2024. In view of the lack of Chinese literature on rheology, here we offer basic knowledge relevant to polymer rheology, transport phenomena, polymer processing, rheometry, etc. If you have any suggestion, please leave a message on the post you are reading or email us at yuhowen@gmail.com.

精選文章

網誌作者近期國際期刊論文發表 (Recent SCI Journal Articles Authored by the Admin)

  Extensional Rheology of Linear and Branched Polymer Melts in Fast Converging Flows 線型、分支型高分子融體於高速收縮流之拉伸流變 Rheol. Acta 62 , 183–204 (2023)...

2020年2月5日

§9.8 與分子運動相關之功 (Work Associated with Molecular Motions)

目前我們將關心應用能量守恆定律至殼 (shells) (如同第十章的殼平衡 (shell balances)) 或者至空間中固定的小體積單元 (§11.1 發展的能量改變方程式)。開放的流動系統 (open flow system) 之能量守恆定律是古典熱力學第一定律之推廣 (靜止的封閉系統)。於後者,我們敘述內能的改變等於增加至系統的熱加上作用於系統的功,對於流動系統我們必需考慮增加至系統的熱 (透過分子運動和整體流體運動),以及透過分子運動作用至系統的功。因此,我們很適合在此發展透過分子運動所作之功率 (rate of work)的表示式。

首先,我們回顧,當力 F 作用於一個物體並造成距離 dr 的移動,所作的功為 dW = (Fdr),作功功率為 (Fdr/dt) = Fv,即力與速度的內積 (dot product)。我們現在應用此公式至於空間中點 P 的三個相互垂直平面,如 Fig. 9.8-1。



我們先考慮垂直 x 軸的表面元素,在表面負的那一側的流體施加一個力 πxdS 於正的那一側的流體 (見 Table 1.2-1),因為流體以速度 v 移動,負的流體作用於正的流體的功率為 (πxv)dS。類似的作功表示式也可以為其它兩個表面元素寫下,當以分量型式表示,這些每單位面積的功率變成 
(9.8-1, 2, 3)
當這些純量分量乘上單位向量並相加,我們可以得到每單位面積的作功率向量 (rate of doing work vector per unit area),簡稱功通量 (work flux)
(9.8-4)
此外,通過具單位法向量 n 的單位表面面積之作功率為 (n∙(πv))。

只要將 x, y, z 置換成 rθ, z 或者 rθ𝜙,Equations 9.8-1 至 9.8-4 可分別改寫成圓柱座標或者球座標。

我們現在定義 (之後使用) 合併的能量通量向量 e (combined energy flux vector) 如下
(9.8-5)
這個 e 向量是以下的總和,(a) 對流能量通量 (convective energy flux);(b) 透過分子機制之作功率 (每單位面積);(c) 透過分子機制輸送熱之功率 (每單位面積)。所有在 Eq. 9.8-5 的項具有相同的符號規則,因此 ex 是在正 x 方向每單位面積每單位時間的能量輸送 (energy transport in the positive x direction per unit area per unit time)。

總分子應力張量 π (total molecular stress tensor) 可拆成兩個部分: π = pδ + τ,因此,πv = pvτv。然後 pv 這個項可以和內能項 ρU^v 結合得到焓 (enthalpy) ρU^v + pv ρ(U^ + (p/ρ))v = ρ(U^ + pV^)v = ρH^v,故
(9.8-6)
我們將這個型式的 e 向量。對方向 n 的表面元素 dSne 這個量是對流能量通量 (convective energy flux)、熱通量 (heat flux)、通過表面元素 dS 自負的那一側往正的那一側的功通量 (work flux)。

在 Table 9.8-1 我們整理黏本節介紹之黏滯能量通量向量的符號,它們均具有相同的符號規定。

為了估量 Eq. 9.8-6 的焓,我們利用標準平衡熱力學公式
(9.8-7)
當上式自參考狀態 poTo 積分至狀態 pT,我們可以得到
(9.8-8)
其中,是在參考狀態每單位質量的焓 H^o。對於理想氣體,p 的積分 (integral over p) 是零;對於固定密度的流體,是 (1/ρ)(ppo)。如果在相關的溫度區間熱容量可視為常數,T 的積分是 ?Cp^(TTo)。我們假設 Eq. 9.8-7 在非平衡系統是有效的,而 pT 是局部的壓力和溫度值 (local values)。




Reference: RB Bird, WE Stewart, EN Lightfoot, Transport Phenomena, 2nd ed (Wiley 20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