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Message

「流行起於高分子,變化盡藏微宇宙」! 歡迎光臨「流變學好簡單 | The RheoMaster」部落格,成立於 2019.2.22,已於 2024 年初屆滿 5 年!旨在提供簡單的中文流變學知識,包括高分子流變學、輸送現象、高分子加工、流變量測等。您可至右方進行關鍵字搜尋,若有任何建議,請至文章留言或來信 yuhowen@gmail.com。 Welcome to "The RheoMaster" Blog. This website was established in Feb 2019, and has celebrated its 5th anniversary in eary 2024. In view of the lack of Chinese literature on rheology, here we offer basic knowledge relevant to polymer rheology, transport phenomena, polymer processing, rheometry, etc. If you have any suggestion, please leave a message on the post you are reading or email us at yuhowen@gmail.com.

精選文章

網誌作者近期國際期刊論文發表 (Recent SCI Journal Articles by the Blogger)

  Extensional Rheology of Linear and Branched Polymer Melts in Fast Converging Flows 線型、分支型高分子融體於高速收縮流之拉伸流變 Rheol. Acta 62 , 183–204 (2023)...

2020年1月15日

§9.7 能量的對流輸送 (Convective Transport of Energy)

在 §9.1 我們已介紹傅立葉熱傳導定律 (Fourier's law of heat conduction),它解釋了在介質中的能量輸送,其本質為分子運動 (molecular motions)。 

能量也可透過流體的整體運動 (bulk motion of the fluid) 輸送。在 Fig. 9.7-1 我們呈現在點 P 三個相互垂直且面積為 dS 的元素,其中流體的速度為 v,所以通過垂直 x 軸的表面元素 dS 之體積流率為 vxdS,而正被掃過同樣表面元素之能量時變率則為

(9.7-1)
其中,ρv2/2 = ρ(vx2 + vyvz2)/2 是單位體積之動能ρU^是單位體積之內能


內能在非平衡狀態 (nonequilibrium situation) 之定義需要小心處理,從連續體學 (continuum) 的觀點,在位置 r 及時間 t 的內能,被假設具有和平衡狀態下 (at equilibrium) 相同的局部瞬間密度和溫度函數 (function of the local, instantaneous density and temperature);從分子的觀點,在小區域位置 r 及時間 t 的內能,為以下三項之總合,包括所有組成原子的動能 (kinetic energies of all the constituent atoms) (相對於流動速度 v)、分子內位能 (intramolecular potential energies)、分子間能量 (intermolecular energies)。

回顧 §0.3 討論之分子碰撞 (molecular collisions),我們發現可將一對碰撞分子的能量 (the energy of a colliding pair of the molecules),視為分子質量中心的動能總合 (the sum of the kinetic energies referred to the center of mass of the molecule) 加上分子間位能 (intramolecular potential energy)。這裡我們也將流體的能量 (視為連續體),拆成整體流體運動的動能內能,後者 (指內能) 包括分子相對於流體速度之分子動能,以及分子內和分子間位能。


對於正被掃過垂直 y 軸和 z 軸的兩個表面元素之能量時變率,我們可以寫下相似於 Eq. 9.7-1 的表示式,如果將三個個別表示式乘上對應的單位向量並相加,並經過除以 dS 後可得

(9.7-2)
這個量稱為對流能量通量向量 (convective energy flux vector)。為了得到通過垂直單位向量為 n 的單位表面之對流能量通量,我們得進行內積 n ∙ (ρv2/2 + ρU^)v,這是由表面之負側往表面之正側的通量,可以與 Fig. 1.7-2 的對流動量通量比較 (convective momentum flux)。



Reference: RB Bird, WE Stewart, EN Lightfoot, Transport Phenomena, 2nd ed (Wiley 20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