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R 流變儀及各種配件 (TA Instruments) |
MCR 流變儀及各種配件 (Anton Paar) |
Figure 11.6 三種不同設計的流變儀 |
如 Fig. 11.6 所示,流變儀主要的機構有馬達 (motor, Mo)、軸承 (bearing, Be)、位置感測器 (position sensor, PS)、量測系統即夾具 (measuring system, MS)、控制器 (controller, Co),重要的量測性質包括最原始的偏轉角度 φ (deflection angle)、旋轉速度 n (rotational speed)、力矩 M (torque)。流變儀的機構設計可分為三種,第一種剪切速率 (或應變) 控制型 (shear rate- or strain-controlled) ,即預設輸入為 φ 或 n,偵測 M (Fig. 11.6 圖左)。第二種為剪切應力 (或力矩) 控制型 (shear stress- or torque-controlled),即預設輸入為 M,偵測 φ 或 n (Fig. 11.6 圖中間)。對於前面二種設計,均屬單頭系統 (single head system),驅動單元 (馬達) 和偵測單元 (傳感器 (transducer)) 被整合成一個單元。第三種為雙頭系統 (dual heads system),下方為驅動單元 (drive),透過馬達控制應變或剪切速率,即預設輸入為 φ 或 n,而上方偵測單元 (detector) 透過傳感器 (transducer) 測得 M (Fig. 11.6 圖右)。於雙頭系統,下方為轉子 (rotor),上方為定子 (stator),定子是靜止的或者可被偏轉極其有限的角度 (deflected to a very limited degree),偏轉的程度將取決於力矩傳感器 (torque transducer) 之剛性 (stiffness; 約 1 N/μm)。
Figures 11.7 和 11.8 分別為剪切應力控制 (shear stress-controlled) 和剪切速率控制 (shear rate-controlled) 模式流變儀的控制迴路 (control loops)。於 Fig. 11.7 的剪切應力控制迴路中,預設輸入 (input) 為 M or τ,電子控制器提供馬達一個適當的操作電流 I,使馬達產生對應的 M 於量測系統的樣品,造成偏轉角度 φ,並為位置感測器所記錄 (脈衝計數),最終輸出 (output) 為應變 γ 或剪切速率 γ_dot。因為摩擦總是存在,例如,軸承的摩擦阻力、運動中質量的慣性力 (包括旋轉夾具和樣品),這些擾動必需在實驗進行前透過電子控制器修正之。於 Fig. 11.8 的剪切速率控制迴路中,預設輸入 (input) 為 φ or γ,電子控制器也是同樣提供馬達一個適當的操作電流,使馬達產生對應的力矩 M 於量測系統的樣品,由位置感測器記錄實際的 (actual) 偏轉角度 φact。大部分的情況下,實際的 φact 將不同於輸入的 φ,所以經過電子控制器比對兩者的差異後,決定是否採用當下的力矩,如果差值過大,將進入一個封閉的控制迴路 (closed control loop),直到實際偏轉角度等於輸入偏轉角度,最終輸出 (output) 所需力矩或剪切應力。
Figure 11.7 剪切應力控制模式 (shear stress-controlled mode) |
Figure 11.8 剪切速率控制模式 (shear rate-controlled mode) |
最後討論一下軸承 (bearing),軸承用於連接旋轉軸 (rotation axis) 和靜止的機座 (stationary housing),有滾珠軸承 (ball bearing) 和空氣軸承 (air bearing) 兩種。我們必需特別注意的是,流變儀測得的總力矩 Mtot (total torque) 是以下各成份的相加
其中,M 來自於樣品的響應,應是總力矩 (Mtot) 的主要來源。Mf 來自於流變儀內部摩擦效應 (internal friction effects of the rheometer),如軸承阻力。Mi 來自於移動物質之慣性效應 (inertia effects),如旋轉夾具和樣品。流變儀經校準後 (adjustment),機械式的滾珠軸承之最小力矩值為 0.25 mNm 左右,而空氣軸承為 0.1 μNm 左右。兩者最小力矩解析約相差 1,000 倍。故現今空氣軸承的流變儀,可在使用單一夾具尺寸的情況下,量測範圍可以達到六個或更多的十進位 (six or more decades)。
Reference: TG Mezger, The Rheology Handbook, 3rd ed (Vincentz 2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