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的結晶過程會生成球晶 (spherulite;見 Fig. 10.6),而球晶自晶核 (nuclei) 開始的成長過程,可被視為半徑逐漸增大的球 (sphere),若 G(t) 表示於時間 t 的球半徑成長速率,則在時間 s 和 t 之間生成的球之體積為
假設在時間 t,單位體積的晶核數為 Nq(t),且球晶體積之成長過程不受阻礙,則球晶體積分率 φ(t) 為
其中,Nq_dot(t) 為單位體積內晶核數目的生成速率。若假設球晶的半徑成長速率 G(t) 與晶核數目的生成速率 Nq_dot(t) 均為定值 (即 G(t)= G、Nq_dot(t) = Nq_dot),φ(t) 為
Equation 3 所計算的 φ(t) 稱為虛擬體積分率 (fictive volume fraction)。Avrami 提出,若晶核在成長過程中是均勻分散在整個體積時,真實 (actual) 的體積分率 α 可以透過以下簡式求得
晶核成長 (nucleation) 可分偶發晶核成長 (sporadic nucleation) 和瞬間晶核成長 (instantaneous nucleation),前者指晶核之出現是在隨機的位置 (random points) 且以有限的成長速率隨機發生的 (random times),故也稱為均勻晶核成長 (homogeneous nucleation)。後者指晶核之出現僅在一開始的瞬間,之後便維持一個固定的晶核數目密度 N0 (nuclei number density),故也稱為非均勻晶核成長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結晶動力學常使用 Avrami 方程式描述,即
α = 1 - exp(-ktn) (5)
其中,k 為 Avrami 等溫結晶速率常數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rate constant),n 為 Avrami 指數 (index)。
對於偶發晶核成長,結合 Eqs. 3 和 4,我們可以得到 φ(t) 隨時間的變化為 (G(t)、Nq_dot(t) 為定值)
對於瞬間晶核成長,若起始的晶核數目密度為 N0,φ(t) 則為
由 Eqs. 6 和 7 可知,偶發晶核成長之 n = 4;瞬間晶核成長之 n = 3。實驗上觀測到的 n 值常介於 3 到 4 之間。Figure 3.20 是 PET 在不同溫度下的等溫結晶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DSC 數據,在結晶過程中,其斜率 (n) 大致可視為定值,但並非整個過程均是如此。
Figure 3.20 PET 之等溫結晶 DSC 數據,mc 為結晶質量 (crystallized mass),m0 為總質量 (total mass) |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指的真實球晶體積分率 α 應解釋為已結晶的體積 (crystallized volume) 占全部可結晶的體積 (total crystallizable volume) 之比例,故稱為相對結晶度 (relative crystallinity),α 的值介於 0 到 1 之間。
接下來介紹球晶成長速率 (growth rate of spherulites),對於一個球晶,其徑向成長率 G(T) 隨溫度的關係,可使用 Hoffman-Lauritzen 理論計算 [1960]
其中,U* 是運動活化能 (= 6,270 J/mol for PP),Rg 是氣體常數,T∞ = Tg - 30 是結晶完全停止的溫度,Tm0 是平衡熔化溫度 (equilibrium melting temperature),
Tm0 = Tr + b6p (9)
其中,Tr 是在參考壓力之平衡熔化溫度,b6 是 Tait 方程式描述 pvT 數據的參數,p 是壓力。△T = Tm0 - T 是過冷度 (supercooling)。至於不同溫度下之半徑成長速率 G(T) 該如何取得?一般是透過顯微鏡 (microscope) 進行球晶大小隨時間之影像分析 (如 Fig. 10.6)。有了 G(T) 的數據後,可透過繪製 [lnG + U*/(Rg(T - T∞))] 對 [(T + Tm0)/(2T2△T)],求得 G0 和 Kg 之參數。
Figure 10.6 iPP 等溫結晶之球晶大小影像分析 |
晶核數目的生成可由下式表之
N = N0 + Nf (10)
其中,N0 是在靜態 (quiescent) 時活化的晶核數目,而 Nf 是在流動時誘發 (flow-induced) 的晶核數目。一般而言,在靜態時,N0 隨過冷度 △T (= Tm0 - T) 增加而變大;在流動時,我們引入一個微分方程式描述 Nf 如何受剪切率和流體鬆弛時間等因子而改變。
Reference: PK Kennedy, R Zheng, Flow Analysis of Injection Molds, 2nd ed (Hanser 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