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ed: 2022/3/22
如 Fig. 1a 所示,如果樣品為一完美之彈性或虎克固體 (elastic or Hookean solid),輸入的應變和輸出的應力可以分別表示成
其中,t 是時間,ω (= 2πf, angular frequency) 是角頻率,f 是應變的激發頻率。如預期,應力的響應與輸入的應變同向 (in phase)。因此,當計算剪切模數時,暫態效應 (transient effects) 相互刪除,故彈性模數 G 為
如 Fig. 1b 所示,如果樣品為理想黏性流體,應力的響應正比於應變速率 γ̇ xy = γ̇ 0cosωt (strain rate),兩者具 π/2 的遲滯 (lag)
其中,γ̇ 0 = γ0ω。我們可以使用上面的方程式並代入牛頓流體的定義計算黏度
於上式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暫態效應可相互刪去,得到一固定黏度值。
(a) 完美彈性體 |
(b) 理想黏性流體 |
(c) 黏彈性流體 Figure 1 三種主要材料之應變輸入 (擾動) 與應力輸出 (響應)。 |
我們可以發現應力相較於應變有一個遲滯的相位 δ
G* 被稱為複數模數 (complex modulus) 且圖示於 Fig. 2.30,向量的長度代表 G* 的絕對值。因此,G* 是向量和的結果,G' 稱為儲存模數 (storage modulus),可表示成G' 可衡量振盪剪切過程中被儲存的能量 (stored energy)。當外在流場終止後,此能量可以完全用於形變的恢復 (recovery of the deformation)。G" 稱為損耗模數 (loss modulus),可表示成
G" 可衡量振盪剪切過程中被耗散的能量 (energy dissipated),例如,熱的生成或用於結構的改變。Figure 2 是成形材料 PE-HD 的頻率掃描圖譜 (frequency sweep),我們可以清楚發現,G'、G" 是頻率與溫度的函數。我們時常將 G" 與 G' 之比值稱為損耗因子 (loss factor) 或損耗正切 (loss tangent)
Elastic solid: δ = 0 or tanδ = 0 G' >> G"
Viscous fluid: δ = 90o or tanδ = ∞ G" >> G'
Viscoelastic fluid: 0 < δ (o) < 90 or 0 < tanδ < ∞ G"/G' 取決於時間尺度和溫度
當材料由液體過渡至固體,例如熱固性材料的熟化 (curing) 使系統達到凝膠點 (gel point),tanδ > 1 (G" > G') 將逐漸轉變成 tanδ < 1 (G' > G")。
References:
(1) T Osswald, N Rudolph, Polymer Rheology: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Hanser
2015).
(2) TG Mezger, The Rheology Handbook, 3rd ed (Vincentz 2011).
我一直在想在實際量測中,G''實際響應的速度跟邊界層δ = 4(νt)^0.5 之間的關係,這點一直蠻困惑我的。因為實際量測中突然的加速度一定還是要花時間傳遞,那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如果我用parallel plate量同一個material然後用不同gap,為何測出的G' G''不會有差異?不知道您怎麼看?
回覆刪除不知以下是否有回答您的問題。若平行平板的板距設定為 1 mm (= δ),流體的黏度為 100 Pa∙s (= μ),密度為 1000 kg/m^3 (= ρ),則上板透過流體擴散方式傳遞動量至下板所需時間為 t = 2.5×10-6 s。此時間遠小於流變儀最小探測週期 T (= 1/f = 0.01 s),故動量的傳遞可視為瞬間完成。
刪除這個問題稱作是Shear wave propagation
刪除若為牛頓流體,會正比於 h^2*ω*ρ/2η
可參考Chapter 8 @ A.A. Collyer,D. W. Clegg, "Rheological Measurement" 2nd edition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2
Got it!沒想到這個就是之前我處理過的wave propagation 只不過當時沒想過背後物理細節 果然有討論非常有用 thanks again
回覆刪除小結一下,動量傳遞所需時間與振盪週期的比值, t/T, 等於 (ρh^2/4η)/(2π/ω) = h^2*ω*ρ/(8πη)。當 t/T << 1,則 shear wave propagation 將不是一個 issue。
回覆刪除